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

餵小B食藥 Easy Job



BB不幸患病,媽媽固然心痛,但最重要還是掌握餵小B食藥的法門,以及釐清各種小B服藥觀念。特別是第一次面對BB生病的新手媽媽,更需要小心學會各種餵藥知識,好讓BB藥到病除。


一:方式和工具

BB的藥物會根據其作用而有不同,主要分為藥水和藥粉兩類。餵食藥物時,大部份藥水都需配合餵藥湯匙或針筒,有時候會將幾種藥水混在一個小杯子讓BB服用。針筒的好處是其刻度可以確保藥水份量準確。如果有需要服用藥粉,通常要伴以開水服用,同樣以細小的杯和餵藥湯匙讓BB服用。

第二:滴眼藥水
圖片來源:about health

如果BB的眼睛有感染,或有紅眼症狀,便有機會用上滴眼藥水。使用滴眼藥水時,先讓BB平躺,然後輕輕將他的下眼簾向下拉,再順勢將眼藥水滴進下眼簾的眼膜上,再讓BB合上眼等一會兒,溢出來的多餘眼藥水可以抹走。有時溢出來的眼藥水會流到鼻子令BB不舒服,所以滴完眼藥水後,也可以輕輕掐住鼻上高的鼻淚管就能避免藥水流到鼻子裏。

第三:滴鼻


部份呼吸道感染有機會使用滴鼻的藥物,這對新手媽媽而言較為困難,建議請兩位家長一同進行。首先需要一位家長負責穩定BB的頭,另一位則負責把藥水滴進BB的鼻腔入面。通常滴完後可以按一按BB的鼻子,特別注意不可滴太多藥水,特別是通鼻塞的藥物,如果滴的份量太多有機會令鼻黏膜血管過份收縮,從而產生副作用。

第四:外用和塞肛藥
圖片來源:Lolasabe

由於BB的皮膚較薄,因此只需把藥膏薄薄地塗在醫生指示的範圍,不宜塗得太厚,也應避免大力地摩擦皮膚。
至於塞肛用的藥物,在使用時宜先於肛門上塗少許凡士林,令塞肛藥可以更順利地滑進肛門裡面,必須見到整粒塞肛藥完全進入肛門內,其後再按一按肛門的位置,確保藥沒有滑出。

第五:不宜飽食後餵藥

有時候內服的藥物會和食物相沖,因此建議家長盡量不要把藥物混進奶一起餵食,亦不建議在BB食得太飽後餵藥,怕BB掙扎時會嘔吐。部份藥物亦有其餵藥指引,例如消炎藥不可以空肚服用,但亦不要餵得太飽才吃药。另外,通常我們在BB服用退燒藥後約一小時量度體溫,測試一下藥物對BB的效果。

第六:餵藥時間

成年人較容易準時服藥,但BB則不然。如果BB不肯食藥,或者睡得太酣而錯過服藥的時間。家長便需要計算下一次食藥的時間,如果其睡醒的時間很貼近下一次食藥的時間,我們可以順勢延遲到下一次食藥的時間才餵藥。如果BB需要服用抗生素,則建議盡量按照所指示的食藥時間餵藥。

第七:吐藥

不少BB都會抗拒服藥,甚至在服藥後把藥劑吐出來。這時家長要因應BB已服藥多久來來採取行動。如果BB是食藥的第一時間便馬上吐出,便可以先用清水沖一沖口後再嘗試餵藥。但若然BB是服用藥物後隔了一段時間才嘔吐的話,我們就不建議家長補餵藥物,待下一次服藥時間再餵藥。



第八:停藥

服藥的藥量和次數一定要跟隨醫生的指示,不同的藥物和病症會有不同的指引。例如當BB患上傷風感冒時,如果BB已經再沒有咳嗽鼻水的症狀,理論上可以停用針對該徵狀的藥物。如果當醫生診斷BB後,認為有需要服用抗生素,例如是患上扁桃腺發炎、中耳炎、肺炎等情況下,那所需要服用的抗生素則千萬不要擅自停止服用,必須完成整個療程。
部份媽媽會想知BB有同樣病徵時,可否服用上一次吃剩的藥物,這需要留意藥物的種類和服用限期。如果是發燒的話,有部分退燒藥是可以重複使用的,但也建議先諮詢家庭醫生的意見。

第九:就診時機
到底BB一出現少少病徵便看醫生和食藥,還是可以先行觀察呢?這要視乎BB的徵狀有多嚴重。醫生建議六個月大以下的BB一有病徵應該馬上看醫生,因為年紀越小的BB,他們的病情轉變得越快,發燒時出現嚴重感染的機率通常也較高。年紀較大的BB如果出現輕微的徵狀,例如只是流少許鼻水,家長可以先觀察狀況,例如精神有沒有變差,再決定是否要看醫生。

第十:抵抗力
常常會有家長問到,如果小小病便讓BB服藥會否令他們的抵抗力變差。其實醫生處方的藥物不會去調節BB的抵抗力,例如當BB有發燒和流鼻水時,這些藥物會紓緩BB不適的感覺,會令BB服藥後胃口更好、睡得更好,從而對抗病毒和細菌的感染,因此不會影響他們的抵抗力。

第十一:非藥量減半

不少人都會有錯誤的概念,認為小朋友服食的藥物,大約是大人服用的一半。葉夢詩提醒大家這絕對是錯誤的,小朋友用藥絕對不是大人的一半。因為我們不可以把小朋友視為半個大人計算。醫生處方時會考慮小朋友的年紀是否適合使用某種藥物,也會因應他們的症狀、體重等因素去配藥。所以絕對不是大人分量的一半就適合小朋友,家長也不宜以此準則餵小朋友服藥。

作者:Dr. Cynthia Yip  - 兒科專科醫生